晴明路出山初暖,行踏春芜看茗归。

出自 唐代 皎然 《山居示灵澈上人》

译文春日里山间暖山路晴明,茶新发革新长踏青而归。

注释芜:丛生的野草。茗:茶芽。

赏析此句描绘了诗人春游的情景,给人以温暖、舒适的感觉,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早春山行的生动画面,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解读:

阳光明媚的日子里,山路上的积雪开始融化,迎面吹来的风已带着初春的暖意。诗人漫步在刚冒出嫩芽的草地上,边走边欣赏山间新茶采摘归来的景象。

短短两句诗包含了三个精妙的细节:
1. "晴明路出山"通过阳光和融雪,让人感受到冬季到春季的过渡
2. "初暖"二字精准捕捉到春天特有的、带着寒意的温暖
3. "看茗归"这个动态画面,既点明了采茶的季节特征,又暗含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

整首诗的魅力在于用最朴实的语言,把春天山野间细微的变化和生机都生动地呈现出来,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脚下泥土的松软,闻到空气中混合着青草和茶芽的清香。这种对自然敏锐的观察力和质朴的表达方式,正是古典诗歌打动人心的地方。

皎然

僧皎然(730-799),俗姓谢,字清昼,湖州(浙江吴兴)人,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,唐代著名诗人、茶僧,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,在文学、佛学、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。与颜真卿、灵澈、陆羽等和诗,现存皎然470首诗。多为送别酬答之作。情调闲适,语言简淡。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《诗式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