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罗方高悬,乐国果何所?
现代解析
这句诗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一个困境:眼前仿佛有一张高高挂起的“网”(象征束缚或陷阱),让人不禁疑惑——传说中那个无忧无虑的“乐土”究竟在哪里呢?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1. “网罗高悬”就像生活中无形的压力,比如社会规则、生存压力或人际关系,它们像一张看不见的网笼罩着我们,让人感到不自由。
2. “乐国何所”则是每个人内心的追问:在重重限制下,真正的幸福或理想之地是否存在?又该如何抵达?
诗句的魅力在于它用简单的画面道出了永恒的困惑:人在现实中挣扎时,对美好彼岸的向往与怀疑。这种矛盾感至今仍能引起共鸣——比如现代人一边996工作,一边幻想“诗和远方”时的自嘲心态。
元好问
元好(hào)问(1190年8月10日—1257年10月12日),字裕之,号遗山,世称遗山先生。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。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、历史学家。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、文坛盟主,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,被尊为“北方文雄”、“一代文宗”。他擅作诗、文、词、曲。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,其“丧乱诗”尤为有名;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,可与两宋名家媲美;其散曲虽传世不多,但当时影响很大,有倡导之功。有《元遗山先生全集》、《中州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