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衣者谁子?

出自 金朝 元好问 《雁门道中书所见》

金城留旬浃,兀兀醉歌舞。
出门览民风,惨惨愁肺腑。
去年夏秋旱,七月黍穟吐。
一昔营幕来,天明但平土。
调度急星火,逋负迫捶楚。
网罗方高悬,乐国果何所?
食禾有百螣,择肉非一虎。
呼天天不闻,感讽复何补?
单衣者谁子?贩籴就南府。
倾身营一饱,岂乐远服贾?
盘盘雁门道,雪涧深以阻。
半岭逢驱车,人牛一何苦!

现代解析

“单衣者谁子?”这句话看似简单,却藏着丰富的情感和深意。

我们可以把它拆解成两部分:
1. “单衣者”:字面意思是“穿着单薄衣服的人”。在古代,单衣往往代表贫穷或落魄,也可能暗示这个人处境艰难,与环境格格不入。
2. “谁子?”:直译是“这是谁家的孩子?”,但语气中带着疑惑、关切,甚至一丝感慨。

为什么这句话动人?
- 画面感强:短短五个字,立刻让人想象到一个衣衫单薄、孤零零的身影,引发同情或好奇。
- 留白艺术:没直接说这人是谁、为何如此,留给读者自己去联想。可能是诗人自叹,也可能是对陌生人的观察,甚至暗含对社会不公的隐晦批评。
- 情感共鸣:无论古今,看到弱者时,人们都会下意识问“这是谁?他经历了什么?”,这句话精准捕捉了这种人性本能。

现代类比
就像今天看到街头一个穿破旧衣服的孩子,有人小声问:“这是谁家的孩子?怎么没人管?”——简单一问,背后可能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注,或对现实的无奈。

总结:这句话的魅力在于用最朴实的语言,触发人对苦难的共情,同时留下思考空间。

元好问

元好(hào)问(1190年8月10日—1257年10月12日),字裕之,号遗山,世称遗山先生。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。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、历史学家。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、文坛盟主,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,被尊为“北方文雄”、“一代文宗”。他擅作诗、文、词、曲。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,其“丧乱诗”尤为有名;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,可与两宋名家媲美;其散曲虽传世不多,但当时影响很大,有倡导之功。有《元遗山先生全集》、《中州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