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使尽情寒至骨,不妨桃李用年华。

出自 宋代 黄庭坚 《咏雪奉呈广平公》

连空春雪明如洗,忽忆江清水见沙。
夜听疏疏还密密,晓看整整复斜斜。
风回共作婆娑舞,天巧能开顷刻花。
正使尽情寒至骨,不妨桃李用年华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种坚韧而豁达的人生态度,用自然现象比喻人生境遇,通俗来说就是:“就算寒冷刺骨到极致,也挡不住桃李在春天开花”

核心解读:
1. “寒至骨”:代表人生中的极端困境,比如失败、孤独、外界的打压等,强调痛苦的深刻性。
2. “不妨桃李用年华”:桃李象征生命力和希望,“用年华”指按自己的节奏成长。意思是,再大的困难也阻止不了生命本能的绽放。

魅力在于反差感:
- 前半句极写环境的严酷(冷到骨头),后半句却用桃李的绽放突然扭转气氛,形成强烈对比。
- 类似生活中“哪怕现实再难,我偏要活出精彩”的倔强,传递出一种乐观的对抗精神。

现实启示:
- 像桃李一样,外界的寒冷(比如别人的否定、环境的压力)或许无法改变,但自己的“花期”由自己决定。
- 真正的成长不是等待环境变好,而是在逆境中依然坚持积蓄力量,最终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。

举例理解:
就像一个人失业后(寒至骨),依然坚持学习新技能,最终找到更适合的工作(桃李开花)。寒冷只是过程,不是结局。

黄庭坚

黄庭坚(1045.8.9-1105.5.24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与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庭坚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,合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。生前与苏轼齐名,世称“苏黄”。著有《山谷词》,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