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蹈危者虑深而获全,居安者患生于所忽
出自 《新五代史·列传·杂传第四十二》
译文凡是处在危险境地的人多加考虑就能得到保全,处于安全境地中祸患往往在疏忽时就会发生。
注释蹈:实行,遵循。居:站在,处于。
赏析此句阐明了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”的哲理,人长期在安逸的环境下难免会懈怠,警示人们要懂得居安思危,防患于未然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话讲的是一个很实在的道理:人在危险处境中往往会因为高度警惕而保全自己,反而在安逸舒适时容易因为放松警惕而栽跟头。
我们可以用爬山来理解:当你在陡峭的山路上行走时,每一步都会仔细观察落脚点,抓紧绳索,这样反而不会出事;但当你走到平坦的观景台时,如果只顾着看风景而忘记脚下,很可能被一块小石头绊倒。
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:司机在复杂路况下格外专注,事故率反而比在空旷路段更低;很多企业不是在艰难时期倒闭,而是在扩张顺利时因为管理松懈而垮掉。这提醒我们,越是觉得安全的时候,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。
这句话的精妙之处在于,它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了一个反直觉的生存智慧:危险本身不是最可怕的,可怕的是对危险失去警觉。真正的安全不是来自环境,而是来自我们始终如一的谨慎态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