幸会东城宴未回,年华忧共水相催。

出自 唐代 李商隐 《可叹》

幸会东城宴未回,年华忧共水相催。
梁家宅里秦宫入,赵后楼中赤凤来。
冰簟且眠金镂枕,琼筵不醉玉交杯。
宓妃愁坐芝田馆,用尽陈王八斗才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种时光易逝、人生短暂的感慨,用日常场景表达深刻哲理。

"幸会东城宴未回"像在说:我正在城东参加一场愉快的宴会,酒席还没散场。这里用宴会比喻人生中的欢乐时光,暗示人们总是沉浸在当下的享乐中。

"年华忧共水相催"则像一声叹息:青春岁月就像流水一样匆匆消逝,让人忍不住担忧。把时间比作奔流的河水,生动表现了人对衰老的无能为力。

最妙的是两个画面的对比:前句是热闹的宴会,后句突然转向对时间的焦虑。这种反差让人突然意识到:就在我们沉醉欢乐时,生命正在悄悄流逝。就像现代人刷手机时突然惊觉"怎么又到半夜了",这种体验古今相通。

诗人用"水"这个意象特别贴切——水流既看得见又抓不住,正如我们明明看着时间走过,却无法让它停留。这种所有人都能体会的无奈,让这句诗历经千年依然打动人心。

李商隐

李商隐(约813年-约858年),字义山,号玉溪(谿)生、樊南生,唐代著名诗人,祖籍河内(今河南省焦作市)沁阳,出生于郑州荥阳。他擅长诗歌写作,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,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,和杜牧合称“小李杜”,与温庭筠合称为“温李”,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、温庭筠风格相近,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,故并称为“三十六体”。其诗构思新奇,风格秾丽,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,优美动人,广为传诵。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,难于索解,至有“诗家总爱西昆好,独恨无人作郑笺”之说。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,一生很不得志。死后葬于家乡沁阳(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)。作品收录为《李义山诗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