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淡天高风细。
出自 宋代 柳永 《佳人醉·暮景萧萧雨霁》
暮景萧萧雨霁。云淡天高风细。正月华如水。金波银汉,潋滟无际。冷浸书帷梦断,却披衣重起。临轩砌。素光遥指。因念翠蛾,杳隔音尘何处,相望同千里。尽凝睇。厌厌无寐。渐晓雕阑独倚。
现代解析
这句“云淡天高风细”描绘的是一幅宁静悠远的自然画面,用六个字传递出清爽舒适的意境。
1. 画面感强:
- “云淡”像轻纱飘在空中,不厚重不压抑;
- “天高”让人想到秋日湛蓝开阔的天空,心境也跟着舒展;
- “风细”是微风轻拂,不狂不躁,恰到好处的清凉。
2. 用字精准:
每个字都像精心挑选的画笔——“淡”“高”“细”直接点出景物的特点,没有多余修饰,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。
3. 情绪传递:
整体氛围恬淡平和,适合表达轻松、豁达的心情。比如忙碌后抬头看天的放松,或独处时感受到的自然治愈感。
这种简洁而生动的写景方式,既能让人快速想象画面,又能引发共鸣,是古人“用最少字说最美景”的智慧。
柳永
柳永,(约987年—约1053年)北宋著名词人,婉约派代表人物。汉族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)人,原名三变,字景庄,后改名永,字耆卿,排行第七,又称柳七。宋仁宗朝进士,官至屯田员外郎,故世称柳屯田。他自称“奉旨填词柳三变”,以毕生精力作词,并以“白衣卿相”自诩。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,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,创作慢词独多。铺叙刻画,情景交融,语言通俗,音律谐婉,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,人称“凡有井水饮处,皆能歌柳词”,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,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,代表作 《雨霖铃》《八声甘州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