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句诗用非常形象的对比,道出了岁月流逝的无奈。
“春销不得处”可以理解为:春天再温暖,也有它融化不了的东西。诗人用“销”(融化)这个动作,把春天拟人化了,仿佛春天是个拿着火炉的工匠,努力消解世间的一切寒冷。
“唯有鬓边霜”是转折:但春天唯一无法融化的,是人鬓角的白发。这里的“霜”既指白发,也暗喻岁月带来的沧桑。
精妙之处在于:
1. 用季节的“无能为力”反衬衰老的必然——连无所不能的春天都对白发束手无策,人又怎能对抗时间?
2. 视觉冲击强烈:想象春天阳光普照,唯独照到鬓角白发时“卡住”了,黑白对比的画面感极强。
3. 含蓄的伤感:不直接说“我老了”,而是借春天之口委婉表达,让惆怅更有余味。
就像现代人说“再贵的护肤品也擦不掉皱纹”,古人用诗意的语言,说出了人人都要面对的生命真相。
白居易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