译文及注释
雪散因和气,冰开得暖光。
白雪融化是因为阴阳之气的交合,寒冰化开是因为得到了温暖阳光的照耀。
和气:阴阳交合之气。
春销不得处,唯有鬓(bìn)边霜。
春天到来,消解不掉的,只有鬓边像霜一样的白发了。
鬓边霜:鬓边的白发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白雪融化是因为阴阳之气的交合,寒冰化开是因为得到了温暖阳光的照耀。
春天到来,消解不掉的,只有鬓边像霜一样的白发了。
注释
和气:阴阳交合之气。
鬓边霜:鬓边的白发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冬去春来的自然变化,同时巧妙融入了人生感慨,语言朴实却意味深长。
前两句"雪散因和气,冰开得暖光"用白描手法展现春天景象:积雪因温暖气息而消融,冰面在阳光下渐渐开裂。这里"和气"指春天温和的气息,"暖光"是带着温度的阳光,两个简单的自然现象传递出季节更替的生机。
后两句"春销不得处,唯有鬓边霜"笔锋一转:春天能融化冰雪,却无法消融人鬓角的白发。这里的"鬓边霜"既指实际的白发,也暗喻岁月留下的痕迹。诗人通过这个巧妙对比,把自然界的复苏与人生的不可逆衰老并置,在春光明媚中注入一丝淡淡惆怅。
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用最普通的春景作引子,引出人类共同的永恒感慨——时光流逝。积雪会再消融,但青春不会重来,这种自然与人生的对照,让短短二十个字既有画面感又充满哲理,读来余味悠长。
白居易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