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龙戍上游侠儿,愁逢汉使不相识。

出自 唐代 王维 《榆林郡歌》

山头松柏林,山下泉声伤客心。
千里万里春草色,黄河东流流不息。
黄龙戍上游侠儿,愁逢汉使不相识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边疆场景:黄龙塞外(古代北方边防要地)的游侠少年常年戍守,偶然遇到朝廷派来的使者却因长期与中原隔绝,彼此陌生到连乡音都认不出来。

诗人用"游侠儿"这个形象点出戍边者的年轻豪迈,而"愁逢"二字巧妙传递出他们的复杂心情——既渴望见到故乡来人,又因长久分离产生了隔阂感。"不相识"这个细节最打动人:本该是最亲的同胞,却因戍边岁月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。短短十四个字,既写出了战士保家卫国的奉献,又暗含了战争对普通人情感的磨损,让人感受到和平的珍贵。就像现代边防军人多年不归家,某天遇到老乡却一时认不出来的心酸,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正是诗句的魅力所在。

王维

王维(701年-761年,一说699年—761年),字摩诘,汉族,河东蒲州(今山西运城)人,祖籍山西祁县,唐朝诗人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开元九年(721年)中进士,任太乐丞。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,今存诗400余首,重要诗作有《相思》《山居秋暝》等。王维精通佛学,受禅宗影响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维摩诘经》,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。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,多才多艺,音乐也很精通。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