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是云霞里,今成枕席前。

出自 唐代 王维 《投道一师兰若宿》

一公栖太白,高顶出风烟。
梵流诸壑遍,花雨一峰偏。
迹为无心隐,名因立教传。
鸟来远语法,客去更安禅。
昼涉松路尽,暮投兰若边。
洞房隐深竹,清夜闻遥泉。
向是云霞里,今成枕席前。
岂唯暂留宿,服事将穷年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从遥不可及到触手可及的转变过程,用生活中常见的意象传递深刻的人生感悟。

"向是云霞里"用云霞比喻曾经高远、梦幻的事物,就像天边的晚霞,美丽却难以触碰,可能是理想、机遇或某种向往。"今成枕席前"则突然将视角拉回现实,云霞化作枕头边的寻常物件,暗示梦想成真或心境转变。

诗人通过"云霞→枕席"的意象对比,巧妙展现了两种人生状态:过去仰望的、现在拥有的。这种转变既可能是得偿所愿的欣慰(比如理想实现),也可能是幻灭后的释然(比如看淡执念)。短短十个字,用具体的生活场景道出了人生中"求不得"到"放下"或"获得"的永恒命题。

这种表达魅力在于:每个人都能代入自己的理解——可以是爱情从憧憬到相守,可以是事业目标从遥远到实现,甚至是对物质欲望从渴求到淡泊的领悟。诗句就像一面镜子,映照出读者自己的人生体验。

王维

王维(701年-761年,一说699年—761年),字摩诘,汉族,河东蒲州(今山西运城)人,祖籍山西祁县,唐朝诗人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开元九年(721年)中进士,任太乐丞。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,今存诗400余首,重要诗作有《相思》《山居秋暝》等。王维精通佛学,受禅宗影响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维摩诘经》,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。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,多才多艺,音乐也很精通。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