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望夏口,东望武昌,山川相缪,郁乎苍苍,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?

出自 宋代 苏轼 《赤壁赋》

译文向西可以望到夏口,向东可以望到武昌,山河接壤连绵不绝,目力所及,一片郁郁苍苍。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?

注释缪:通“缭”,盘绕。郁乎苍苍:树木茂密,一片苍绿繁茂的样子。郁:茂盛的样子。

赏析此句由眼前连绵苍茫的江山,追溯了昔日的历史事迹,抒发了人生短暂、世事无常的感叹,词人借友人之口,流露出消极的一面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,用大白话来解释就是:

作者站在长江边,向西能看到夏口(今武汉),向东能望见武昌(今鄂州),眼前山环水绕,草木苍翠。看着这景象,他突然想到:这不正是当年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?

这句话的精妙之处在于:
1. 画面感极强:短短几句就勾勒出长江两岸的山水格局,像电影镜头一样由近及远展开。
2. 历史穿越感:从眼前实景瞬间联想到1800年前的赤壁之战,把地理和历史完美融合。
3. 含蓄的对比:郁郁葱葱的宁静山水,曾经是烽火连天的古战场,暗含"物是人非"的感慨。
4. 用提问引发共鸣:用"这不就是..."的句式,让读者不由自主跟着想象当年的战争场面。

就像我们现在站在古长城遗址,看着群山会说"这不就是当年将士们浴血奋战的地方吗",古人用同样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。这种借景怀古的手法,既通俗又深刻,让人身临其境。

苏轼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