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浦转帆迷向背,夜江看斗辨西东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两种不同情境下的航行体验,用生动的画面感传递出人在自然中辨别方向的智慧。
第一句"山浦转帆迷向背"讲的是白天行船:当船只沿着曲折的山边水道航行时,两岸山势不断变换角度,船帆的影子在山体间来回折射,让水手一时分不清东南西北。就像我们开车经过盘山公路时,明明知道太阳在哪个方向,但因为山体遮挡和道路转弯,会产生方向错觉一样。
第二句"夜江看斗辨西东"转为夜间场景:当黑暗笼罩江面,有经验的船夫会抬头寻找北斗七星。古人发现北斗星的斗柄永远指向北方,就像天然指南针。这种观察既实用又充满诗意——人类通过仰望星空这种最原始的方式,在浩瀚自然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。
两句形成巧妙对比:白天被山水迷惑,夜晚反被星辰指引。作者用航行中的小细节,道出了人生哲理——有时眼前的复杂景象反而让人迷失,而保持对永恒规律(如星辰运转)的认知,才能获得真正的方向感。这种将生活经验升华为智慧的写法,正是古典诗句打动人心的地方。
欧阳修
欧阳修(1007-1072),字永叔,号醉翁,晚号“六一居士”。汉族,吉州永丰(今江西省永丰县)人,因吉州原属庐陵郡,以“庐陵欧阳修”自居。谥号文忠,世称欧阳文忠公。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、史学家,与韩愈、柳宗元、王安石、苏洵、苏轼、苏辙、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后人又将其与韩愈、柳宗元和苏轼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