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川千里外,言笑难为因。

出自 魏晋 陶渊明 《与殷晋安别》

殷先作晋安南府长史掾,因居浔阳,后作太尉参军,移家东下。作此以赠。

游好非少长,一遇尽殷勤。
信宿酬清话,益复知为亲。
去岁家南里,薄作少时邻。
负杖肆游从,淹留忘宵晨。
语默自殊势,亦知当乖分。
未谓事已及,兴言在兹春。
飘飘西来风,悠悠东去云。
山川千里外,言笑难为因。
良才不隐世,江湖多贱贫。
脱有经过便,念来存故人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种跨越遥远距离的深厚情感。"山川千里外"用直观的地理阻隔,比喻人与人之间现实的分离——就像隔着重重高山和迢迢江河。"言笑难为因"则生动表达了:虽然我们想说说笑笑像往常一样相处,却因为距离太远而难以实现。

诗人用最朴素的语言道出了人类共通的体验:当重要的人远在天边时,连最平常的聊天谈笑都成了奢侈。这种遗憾不是激烈的痛苦,而是一种淡淡的怅惘,就像看着远方山脉的轮廓,明知所念之人在山的那头,却连对方的声音都听不见。

妙处在于诗人没有直接说"我想你",而是通过"连说笑都做不到"这个具体的生活细节,让读者自己感受到思念的重量。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,反而比直白的抒情更有感染力,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产生共鸣——原来古人面对离别的心情,和我们今天视频通话时信号卡顿的焦急,本质上是相通的。

陶渊明

陶渊明(352或365年—427年),字元亮,又名潜,私谥“靖节”,世称靖节先生,浔阳柴桑(今江西省九江市)人。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、辞赋家。曾任江州祭酒、建威参军、镇军参军、彭泽县令等职,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,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,从此归隐田园。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,被称为“古今隐逸诗人之宗”,有《陶渊明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