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逐秦王卷象床,满楼明月梨花白。

出自 唐代 温庭筠 《舞衣曲》

藕肠纤缕抽轻春,烟机漠漠娇娥颦。
金梭淅沥透空薄,剪落交刀吹断云。
张家公子夜闻雨,夜向兰堂思楚舞。
蝉衫麟带压愁香,偷得莺簧锁金缕。
管含兰气娇语悲,胡槽雪腕鸳鸯丝。
芙蓉力弱应难定,杨柳风多不自持。
回颦笑语西窗客,星斗寥寥波脉脉。
不逐秦王卷象床,满楼明月梨花白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唯美的画面,核心是通过对比和意象传递深意。

前半句"不逐秦王卷象床"用典故暗含深意:秦王象征权势(如秦始皇),"象床"代表奢华生活。诗人说"不追逐这些",实际是表达对功名利禄的淡泊,就像现代人说"不追求豪宅名车"一样直白。

后半句"满楼明月梨花白"突然转入自然美景:月光洒满小楼,雪白梨花在夜色中格外醒目。这里用"满"字展现月光充盈的动态感,"白"字则让梨花与月光互相映衬,突出纯净之美。

两句的巧妙在于:
1. 用"不逐"的否定句式制造转折,前句写舍弃俗世繁华,后句立即展现更高雅的精神追求
2. "明月梨花"的意象组合既清新脱俗(明月代表高洁,梨花象征纯洁),又充满生活气息,就像我们抬头可见的夜景
3. 颜色对比强烈——黑夜中银白月光与雪白梨花,构成水墨画般的视觉效果

这种写法启示我们:真正的富足不在于追逐外物,而在于欣赏身边平凡却永恒的美。就像现代人放下手机,突然发现阳台上月光照着的盆栽也很动人,本质上是一样的生活智慧。

温庭筠

温庭筠(约812—866)唐代诗人、词人。本名岐,字飞卿,太原祁(今山西祁县东南)人。富有天才,文思敏捷,每入试,押官韵,八叉手而成八韵,所以也有“温八叉”之称。然恃才不羁,又好讥刺权贵,多犯忌讳,取憎于时,故屡举进士不第,长被贬抑,终生不得志。官终国子助教。精通音律。工诗,与李商隐齐名,时称“温李”。其诗辞藻华丽,秾艳精致,内容多写闺情。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,为“花间派”首要词人,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。在词史上,与韦庄齐名,并称“温韦”。存词七十余首。后人辑有《温飞卿集》及《金奁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