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条千缕绿相迎。

出自 宋代 晏几道 《浣溪沙·二月和风到碧城》

二月和风到碧城。万条千缕绿相迎。舞烟眠雨过清明。
妆镜巧眉偷叶样,歌楼妍曲借枝名。晚秋霜霰莫无情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“万条千缕绿相迎”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自然画面,用最直观的方式传递出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亲切感。

1. 画面感极强
“万条千缕”像镜头拉近后的特写:无数柳条或藤蔓垂挂下来,细密如丝(“缕”),数量多到数不清(“万”“千”)。而“绿”字点明颜色,瞬间让人联想到新叶的嫩绿或草木的茂盛。整个画面仿佛随风轻摆的绿帘,扑面而来。

2. 拟人化的温度
“相迎”二字最妙,把植物写活了。明明是静态的景物,却像主人热情招手。这种写法让自然有了人情味——不是人欣赏风景,而是绿意主动拥抱来客,传递出欢快、友好的氛围。

3. 暗藏的韵律美
虽然原文没提,但“条”“缕”都是纤细柔长的意象,“万”“千”的夸张搭配“绿”的鲜明,读起来有种节奏感,像枝条随风摇摆的律动,朗朗上口。

实际应用联想
比如初春踏青时,河边柳枝新发芽,远看如绿烟朦胧,走近时枝条轻拂过肩头——这句诗写的正是这种瞬间的灵动。它不堆砌辞藻,却用精准的动词和量词,让每个人都能代入自己见过的春日场景。

晏几道

晏几道(1038年5月29日—1110年),北宋著名词人。字叔原,号小山,抚州临川文港沙河(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)人。晏殊第七子。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、乾宁军通判、开封府判官等。性孤傲,中年家境中落。与其父晏殊合称“二晏”。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。工于言情,其小令语言清丽,感情深挚,尤负盛名。表达情感直率。多写爱情生活,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。有《小山词》留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