盥濯息檐下,斗酒散襟颜。
出自 魏晋 陶渊明 《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》
人生归有道,衣食固其端。孰是都不营,而以求自安?
开春理常业,岁功聊可观。
晨出肆微勤,日入负禾还。(禾 一作:耒 )
山中饶霜露,风气亦先寒。
田家岂不苦?弗获辞此难。
四体诚乃疲,庶无异患干。
盥濯息檐下,斗酒散襟颜。
遥遥沮溺心,千载乃相关。
但愿长如此,躬耕非所叹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非常生活化又惬意的场景,可以理解为:
"干完活在屋檐下洗手冲凉,喝点小酒敞开衣领乘凉"。
精髓解析:
1. 劳动后的清爽
"盥濯"不是简单的洗手,而是用流水冲洗身体的畅快感,就像现代人下班后冲个凉水澡的放松。
2. 随性的快乐
"斗酒"不是豪饮,而是用粗陶碗喝点农家自酿米酒;"散襟颜"生动刻画了扯开衣领、面色微红的自在状态,像极了夏天光膀子吃烧烤的痛快。
3. 天人合一的智慧
屋檐下的阴凉、井水的清凉、微风中的酒香,把最普通的纳凉场景写成诗,体现了古人"平凡中见真趣"的生活哲学。
魅力所在:
用14个字就拍出了一幅"夏日解暑vlog"——你能听到水声,闻到酒香,看到劳动者红扑扑的脸,甚至感受到穿堂风掠过汗湿的后背。这种充满烟火气的诗意,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会心一笑。
陶渊明
陶渊明(352或365年—427年),字元亮,又名潜,私谥“靖节”,世称靖节先生,浔阳柴桑(今江西省九江市)人。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、辞赋家。曾任江州祭酒、建威参军、镇军参军、彭泽县令等职,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,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,从此归隐田园。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,被称为“古今隐逸诗人之宗”,有《陶渊明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