笑尘劳、三十九年非、长为客。
出自 宋代 辛弃疾 《满江红·江行和杨济翁韵》
过眼溪山,怪都似、旧时相识。还记得、梦中行遍,江南江北。佳处径须携杖去,能消几緉平生屐。笑尘劳、三十九年非、长为客。(相识一作:曾识;几緉 一作:几两)
吴楚地,东南坼。英雄事,曹刘敌。被西风吹尽,了无尘迹。楼观才成人已去,旌旗未卷头先白。叹人间、哀乐转相寻,今犹昔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像是一个中年人的自嘲和感慨,用大白话来说就是:“笑看自己忙忙碌碌,三十九年过去了,好像都在白忙活,活得像个人生旅途中的长期租客。”
拆解精髓:
1. “笑尘劳”——用“笑”字带出自嘲感,像现代人调侃“打工人”的辛酸。忙了一辈子,回头一看,发现追逐的不过是尘土般虚浮的东西。
2. “三十九年非”——直接戳中中年人的痛点:活了快四十年,突然发现过去的选择可能全是错的。就像今天有人后悔“选错行”“嫁错人”的顿悟,但用“非”(错)一字概括,更显苍凉。
3. “长为客”——最妙的是这个比喻。说自己像“客”,既是漂泊无根(像租房永远没有家的感觉),也暗指在人生这场戏里,自己始终是个旁观者,活得不真切。现代人常说的“社畜”“工具人”,和这种心境异曲同工。
魅力所在:
短短13个字,把中年危机、自我怀疑、人生虚无感全说透了。没有哭天抢地,反而用“笑”开头,苦中作乐的味道更显深刻。就像今天有人发朋友圈:“哈哈哈,35岁失业,才发现自己活成了个段子。”——幽默背后,全是生活的刺。
辛弃疾
辛弃疾(1140-1207),南宋词人。原字坦夫,改字幼安,别号稼轩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出生时,中原已为金兵所占。21岁参加抗金义军,不久归南宋。历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、福建、浙东安抚使等职。一生力主抗金。曾上《美芹十论》与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江西带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