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阳年少西入秦,数经甲科犹白身。

出自 唐代 高适 《送桂阳孝廉》

桂阳年少西入秦,数经甲科犹白身。
即今江海一归客,他日云霄万里人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讲的是一个来自桂阳(今湖南一带)的年轻人,满怀壮志西去长安(唐朝首都)求取功名,却屡屡碰壁的故事。

"桂阳年少西入秦"——一个湖南小伙儿满怀希望去首都闯荡。"秦"代指长安,就像今天说"北漂"一样,是去大城市追梦的形象。

"数经甲科犹白身"——考了好几次最高级别的科举(甲科相当于现在公务员考试第一名),却依然是个没有官职的"白身"。这里用"甲科"和"白身"的强烈对比,突出他的怀才不遇。

整句诗的精妙在于:
1. 用"年少"体现青春热血,与后面的失意形成反差
2. "西入秦"三个字就勾勒出千里赴京的奋斗画面
3. "数经"二字透露出屡败屡战的坚持
4. 最后"犹白身"突然转折,道尽现实残酷

就像现在小镇青年去大城市打拼,明明很有才华(考中甲科),却始终得不到机会(还是白身),让人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。短短14个字,说尽了多少追梦人的辛酸。

高适

高适(704—765年),字达夫,一字仲武,渤海蓨(今河北景县)人,后迁居宋州宋城(今河南商丘睢阳)。安东都护高侃之孙,唐代大臣、诗人。曾任刑部侍郎、散骑常侍,封渤海县侯,世称高常侍。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,卒赠礼部尚书,谥号忠。作为著名边塞诗人,高适与岑参并称“高岑”,与岑参、王昌龄、王之涣合称“边塞四诗人”。其诗笔力雄健,气势奔放,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、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。有文集二十卷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