愿随越鸟,翻飞南翔。

出自 两汉 曹植 《朔风诗五章》

仰彼朔风,用怀魏都。
愿骋代马,倏忽北徂。
凯风永至,思彼蛮方。
愿随越鸟,翻飞南翔。

四气代谢,悬景运周。
别如俯仰,脱若三秋。
昔我初迁,朱华未希。
今我旋止,素雪云飞。

俯降千仞,仰登天阻。
风飘蓬飞,载离寒暑。
千仞易陟,天阻可越。
昔我同袍,今永乖别。

子好芳草,岂忘尔贻。
繁华将茂,秋霜悴之。
君不垂眷,岂云其诚!
秋兰可喻,桂树冬荣。

弦歌荡思,谁与销忧。
临川慕思,何为泛舟。
岂无和乐,游非我邻。
谁忘泛舟,愧无榜人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话用鸟儿的自由飞翔,比喻人内心对远方或理想的向往。

1. 画面感强
“越鸟”指南方的鸟,“南翔”是朝南飞翔,一读就能在脑中浮现鸟儿展翅的画面,生动形象。

2. 情感直白
“愿随”直接表达渴望——想像鸟一样挣脱束缚,去向往的地方。这种“追随自由”的冲动,古今中外的人都能共鸣。

3. 含蓄的深意
表面写鸟,实则写人。可能是思乡(南方代表故乡)、追求理想(南方象征目标),或单纯渴望自由。不直接说破,留给读者想象空间。

为什么动人?
它把抽象的情感(如乡愁、理想)变成具体的鸟飞南方的画面,简短却戳中人心。每个人都能代入自己的“南方”——可能是家乡、梦想,或一段想逃离的现状。

曹植

曹植(192-232),字子建,沛国谯(今安徽省亳州市)人。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,建安文学代表人物。魏武帝曹操之子,魏文帝曹丕之弟,生前曾为陈王,去世后谥号“思”,因此又称陈思王。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、曹丕合称为“三曹”,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“天下才有一石,曹子建独占八斗”的评价。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“仙才”者,曹植、李白、苏轼三人耳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