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剑寒黯黯,铸来几千秋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把古剑历经岁月却依然寒光凛冽的形象,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出震撼人心的力量。
"古剑寒黯黯"像电影特写镜头:一把老剑静静躺着,剑身泛着幽冷的青光,明明没有挥动,却让人感到丝丝寒意。这里用"寒"字不仅写剑的锋利,更暗含历史的肃杀感。
"铸来几千秋"用夸张手法说这把剑可能有几千年历史,但"几千秋"比"几千年"更有韵味,让人联想到无数个落叶飘零的秋天,时间在剑身上凝固。明明是把武器,却成了穿越时空的见证者。
最妙的是两个"暗"字叠用(黯黯),读起来像用手指轻弹剑身发出的"铮铮"余音。诗人没说谁铸造、谁使用,但一把带着寒光的古剑立在那里,自然让人联想到江湖恩怨、沙场征战,以及所有被这把剑见证过的故事。
白居易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