践更登陇首,远别指临洮。

出自 唐代 高适 《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》

践更登陇首,远别指临洮。
为问关山事,何如州县劳。
军容随赤羽,树色引青袍。
谁断单于臂,今年太白高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即将远行的人,站在山坡上准备启程的场景。

“践更登陇首”可以理解为“踏上行程,登上山坡”。“践更”指开始新的行动,“陇首”就是山坡或高地。这里给人一种出发的仪式感,仿佛站在高处回望,带着对故土的留恋。

“远别指临洮”意思是“远行的方向指向临洮”。“临洮”是古代西北边塞的地名,暗示这是一次遥远而艰苦的旅程,可能是从军、戍边或谋生。

整句诗的魅力在于用简练的语言传递出复杂的情感:既有对前路的坚定(“指临洮”),又有离别的不舍(“远别”)。通过“登高远望”的动作,让读者感受到人在命运面前的渺小与勇敢。这种含蓄而深沉的情感表达,正是古典诗歌打动人心的地方。

高适

高适(704—765年),字达夫,一字仲武,渤海蓨(今河北景县)人,后迁居宋州宋城(今河南商丘睢阳)。安东都护高侃之孙,唐代大臣、诗人。曾任刑部侍郎、散骑常侍,封渤海县侯,世称高常侍。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,卒赠礼部尚书,谥号忠。作为著名边塞诗人,高适与岑参并称“高岑”,与岑参、王昌龄、王之涣合称“边塞四诗人”。其诗笔力雄健,气势奔放,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、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。有文集二十卷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