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之失德,乾糇以愆;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
出自 《幼学琼林·卷二·朋友宾主》
译文有人早已失美德,一口干粮致埋怨;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,可以琢磨玉器。
注释乾糇:指的是粗糙干粮,象征待遇不周或怠慢。愆:意为过失、错误,引申为招致怨恨。攻玉:琢磨玉器。
赏析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。
现代解析
这句古语用两个生动的比喻,讲透了人际关系和自我提升的智慧。
前半句"民之失德,乾糇以愆"就像说:朋友间为了一块干粮闹翻,看似小事,实则暴露了品性问题。就像现代人可能因为一次AA制饭钱没算清就绝交,表面计较金钱,深层反映的是待人接物的态度。提醒我们待人要宽容大度,别因小失大。
后半句"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"更妙,字面意思是别的山上的石头能用来打磨玉石。放在今天可以理解为:竞争对手的招数、同事的不同意见,甚至批评的声音,都能成为打磨自己的工具。就像健身时用的哑铃,阻力越大,肌肉长得越结实。
两句话一正一反:前句教我们待人要"柔",别在小事上斤斤计较;后句教我们待己要"刚",要主动寻找磨砺自己的机会。这种既讲处世之道,又含进取之意的智慧,就像硬币的两面,组合起来才是完整的人生哲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