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月亭前桦烛香,龙门阁上驮声长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两个生动的画面,像两幅充满烟火气的小品画:
前半句"江月亭前桦烛香"——
江边的小亭子里,月光洒在桌面的桦树皮蜡烛上,烛芯燃烧时散发出淡淡的木质香气。这里用"桦烛"替代普通蜡烛,既点出乡野质朴感,又让读者仿佛能闻到树木特有的清香。月光、烛火、木香三者交融,营造出静谧而温暖的夜晚氛围。
后半句"龙门阁上驮声长"——
山间的驿站阁楼外,驮着货物的马队正叮叮当当经过,悠长的铃铛声在山谷里回荡。"驮声"这个巧妙的造词,把马帮商队特有的声响——铃铛声、马蹄声、货物碰撞声都浓缩其中。一个"长"字,既写声音的绵延,也暗示山路的崎岖遥远。
这两句诗的精妙在于:
1. 用"桦烛""驮声"这些具体物件,代替抽象的环境描写,让画面立刻鲜活起来
2. 前静后动的对比,月光亭中的静止与山道马帮的移动形成有趣反差
3. 调动多重感官——视觉的月光烛火、听觉的铃铛声、嗅觉的木香,让读者身临其境
4. 看似平常的旅途片段,却透露出古人行路时的独特体验:在简陋中见雅致,在奔波中品诗意
就像现在人旅行时,可能会记得民宿窗外的桂花香,或是盘山公路上大巴车的引擎声,诗人捕捉的正是这种带着温度的生活细节。
陆游
陆游(1125—1210),字务观,号放翁。汉族,越州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,南宋著名诗人。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,高宗时应礼部试,为秦桧所黜。孝宗时赐进士出身。中年入蜀,投身军旅生活,官至宝章阁待制。晚年退居家乡。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,内容极为丰富。著有《剑南诗稿》、《渭南文集》、《南唐书》、《老学庵笔记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