报国文章尊李杜,攘夷大义著春秋。
译文出自抗日战争时期老舍的自题联,用于表现知识分子救国的气节。为国家效力尽忠的文章,以李白、杜甫为楷模;写抗击日寇侵略的书,就有《春秋》般的民族大义。
现代解析
这句名言用两个对仗的短句,传递了中国人最看重的两种精神追求:
前半句"报国文章尊李杜"说的是文人的担当——要像李白、杜甫那样,用手中的笔书写爱国情怀。就像现代人用文章、歌曲或影视作品传播正能量,古人认为真正的才子就该用文字报效国家。
后半句"攘夷大义著春秋"讲的是民族气节——要像孔子编《春秋》那样,在文化传承中坚守正义。这里的"攘夷"不是排外,而是强调面对外族压迫时,要保持文化自信和民族骨气,就像我们保护传统文化不被扭曲一样。
两句合起来,既教人用才华服务社会,又提醒人守住文化根基。就像现在既鼓励创新,又强调文化自信,这种兼顾"才学"和"风骨"的智慧,正是这句话穿越时空依然动人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