惜别浮桥驻马时,举头试望南山岭。

出自 唐代 李颀 《少室雪晴送王宁》

少室众峰几峰别,一峰晴见一峰雪。
隔城半山连青松,素色峨峨千万重。
过景斜临不可道,白云欲尽难为容。
行人与我玩幽境,北风切切吹衣冷。
惜别浮桥驻马时,举头试望南山岭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场景,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感受它的魅力:

1. 画面感:诗人牵着马停在浮桥边,抬头凝望远方青山的景象跃然纸上。"浮桥"的晃动感、"驻马"的停顿感、"举头"的仰视动作,共同构成了一幅动态的离别图。

2. 情感密码:通过"惜别"二字直接点明不舍之情,而"试望"这个细节尤其动人——那种想多看几眼又怕触景生情的矛盾心理,像极了现代人在车站送别时频频回望的样子。

3. 留白艺术:南山岭究竟有什么?是故乡的方向?是友人离去的身影?诗人没有明说,这种含蓄反而让每个读者都能代入自己的牵挂。就像我们拍风景照时,其实是在借景物寄托某种心情。

这种将具体动作与抽象情感完美结合的表达方式,正是古典诗歌"用画面说心情"的典型技巧,千年后读来依然能引起共鸣。

李颀

李颀(690-751),汉族,东川(今四川三台)人(有争议),唐代诗人。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。开元十三年进士,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,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,风格豪放,慷慨悲凉,七言歌行尤具特色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