斯立痛扫溉,对树二松,日吟哦其间。

出自 唐代 韩愈 《蓝田县丞厅壁记》

  丞之职所以贰令,于一邑无所不当问。其下主簿、尉,主簿、尉乃有分职。丞位高而逼,例以嫌不可否事。文书行,吏抱成案诣丞,卷其前,钳以左手,右手摘纸尾,雁鹜行以进,平立睨丞曰:“当署。”丞涉笔占位,署惟谨,目吏,问:“可不可?”吏曰:“得。”则退。不敢略省,漫不知何事。官虽尊,力势反出主簿、尉下。谚数慢,必曰“丞”。至以相訾謷。丞之设,岂端使然哉?

  博陵崔斯立,种学绩文,以蓄其有,泓涵演迤,日大以肆。贞元初,挟其能战艺于京师,再进再屈千人。元和初,以前大理评事言得失黜官,再转而为丞兹邑。始至,喟曰:“官无卑,顾材不足塞职。”既噤不得施用,又喟曰:“丞哉,丞哉!余不负丞,而丞负余。”则尽枿去牙角,一蹑故迹,破崖岸而为之。

  丞厅故有记,坏漏污不可读。斯立易桷与瓦,墁治壁,悉书前任人名氏。庭有老槐四行,南墙巨竹千梃,俨立若相持,水㶁㶁循除鸣。斯立痛扫溉,对树二松,日吟哦其间。有问者,辄对曰:“余方有公事,子姑去。”考功郎中知制诰韩愈记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古文描绘了一个人悠闲自得的生活场景,用现代话来说就是:主人公斯立每天拿着扫帚洒水打扫,面对两棵松树,在树荫下自由自在地吟诗唱歌。

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理解它的魅力:
1. 生活画面感极强 - 就像看短视频一样,能清晰想象出一个人慢悠悠打扫、对着松树吟诗的画面,充满生活气息。
2. 闲适的生活态度 - 通过日常小事(打扫)和雅趣(吟诗)的结合,展现了古人"忙中有闲"的生活智慧。
3. 人与自然和谐 - 特意提到"二松"这个自然背景,暗示人在自然环境中获得精神享受,这种意境至今能引起都市人的共鸣。

最妙的是短短十几个字,就勾勒出一个既实在(要做日常打扫)又诗意(能随时吟诗)的生活状态,让人感受到平凡日子也可以过得很有情调。

韩愈

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