雁信绝,清宵梦又稀。

出自 宋代 周邦彦 《四园竹·浮云护月》

浮云护月,未放满朱扉。鼠摇暗壁,萤度破窗,偷入书帏。秋意浓,闲伫立,庭柯影里。好风襟袖先知。
夜何其。江南路绕重山,心知漫与前期。奈向灯前堕泪,肠断萧娘,旧日书辞犹在纸。雁信绝,清宵梦又稀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种孤独失落的情感,像一幅夜色中的水墨画。

"雁信绝"以大雁传书的典故打底:古人靠大雁传递书信,这里说"绝"(断了),暗示久久没有远方亲人的消息。就像现代人收不到重要微信,心里空落落的。

"清宵梦又稀"进一步渲染孤寂:清冷的夜晚(清宵),连做梦的机会都变少了(稀)。这里藏着双重无奈——现实中没有音讯,梦里也难相见,就像失眠时越想见的人越梦不到。

诗人用最精简的十个字,把等待的焦灼、夜不能寐的状态,转化为可感的画面。不直说"我想你",但通过"断联的雁"和"做不成的梦"两个意象,让读者自然体会到那种抓心挠肝的思念。这种含蓄的表达,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。

周邦彦

周邦彦(1056年-1121年),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,字美成,号清真居士,汉族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历官太学正、庐州教授、知溧水县等。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,提举大晟府。精通音律,曾创作不少新词调。作品多写闺情、羁旅,也有咏物之作。格律谨严。语言典丽精雅。长调尤善铺叙。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。旧时词论称他为“词家之冠”。有《清真集》传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