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地相震荡,回薄不知穷。

出自 魏晋 张华 《壮士篇》

天地相震荡,回薄不知穷。
人物禀常格,有始必有终。
年时俯仰过,功名宜速崇。
壮士怀愤激,安能守虚冲?
乘我大宛马,抚我繁弱弓。
长剑横九野,高冠拂玄穹。
慷慨成素霓,啸咤起清风。
震响骇八荒,奋威曜四戎。
濯鳞沧海畔,驰骋大漠中。
独步圣明世,四海称英雄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宇宙动态图景,用现代语言可以理解为:

天地之间仿佛在激烈碰撞、震荡,像两股巨大的力量在互相推挤对抗。这种动荡不是短暂的,而是循环往复、永无止境的,就像大自然在玩一场永不停止的拔河游戏。

诗人用"震荡"这个充满力量感的词,让我们联想到地震时的震动、海啸时的翻涌,把静态的天地写出了动态的张力。"回薄"则像打乒乓球一样,形容能量在天地间来回反弹,形成永恒的循环。最妙的是"不知穷",强调这种运动没有尽头,暗含对宇宙奥秘的惊叹。

这种写法把抽象的自然规律变成了可视的激烈运动,让读者感受到:我们生活的世界并非静止的舞台,而是充满能量较量的动态系统。既展现了自然的壮美,又暗喻了人生中对抗与平衡的永恒主题。

张华

张华(232年-300年),字茂先。范阳方城(今河北固安)人。西晋时期政治家、文学家、藏书家。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,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。张华工于诗赋,词藻华丽。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《博物志》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有《张华集》十卷,已佚,明人张溥辑有《张茂先集》。张华雅爱书籍,精通目录学,曾与荀勖等人依照刘向《别录》整理典籍。《宣和书谱》载有其草书《得书帖》及行书《闻时帖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