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采而佩,于兰何伤。

出自 唐代 韩愈 《猗兰操》

兰之猗猗,扬扬其香。
不采而佩,于兰何伤。
今天之旋,其曷为然。
我行四方,以日以年。
雪霜贸贸,荠麦之茂。
子如不伤,我不尔觏。
荠麦之茂,荠麦之有。
君子之伤,君子之守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:兰花即使没有人采摘佩戴,对它又有什么伤害呢?

深层来看,它传递了一种独立自信的人生态度——真正的价值不需要靠外界的认可来证明。兰花天生芬芳,无论是否被人欣赏,它的香气和品格都不会改变。就像一个有才华或品德高尚的人,即使暂时不被重视,也不会因此失去内在的光芒。

这句话的魅力在于用兰花的自然属性,巧妙比喻人的精神境界。它提醒我们:
1. 不必迎合——别人是否认可,不影响你本身的价值;
2. 保持本真——像兰花一样,专注生长而非刻意求关注;
3. 超越功利——美好的事物存在本身就是意义,无需用"被利用"来证明。

这种思想对现代人尤其珍贵——在焦虑于点赞、评价的今天,这句话像一剂清醒药:你的价值,由你自己定义。

韩愈

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