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陵北原上,万古青濛濛。

出自 唐代 岑参 《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》

塔势如涌出,孤高耸天宫。
登临出世界,磴道盘虚空。
突兀压神州,峥嵘如鬼工。
四角碍白日,七层摩苍穹。
下窥指高鸟,俯听闻惊风。
连山若波涛,奔凑似朝东。(凑 一作:走;似 一作:如)
青槐夹驰道,宫馆何玲珑。(馆 一作:观)
秋色从西来,苍然满关中。
五陵北原上,万古青濛濛。
净理了可悟,胜因夙所宗。
誓将挂冠去,觉道资无穷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苍茫悠远的画面:五陵(汉代五位皇帝的陵墓)静静矗立在北方原野上,历经千万年风雨,依然笼罩在一片青灰色的雾气中。

诗人用"北原"和"万古"两个词构建了巨大的时空感——广袤的土地与漫长的时间在此交汇。"青濛濛"这个叠词用得极妙,既写出了薄雾笼罩的视觉效果,又传递出历史长河带来的朦胧感。整句没有直接抒情,但通过"万古青濛濛"的永恒之景,自然让人感受到人类文明在时间长河中的渺小,以及历史沉淀带来的厚重感。

这种写法就像用广角镜头拍下历史遗迹,近处是具体的帝王陵墓,远处是模糊的时间长河,让读者在具象与抽象之间,体会到一种超越时空的苍茫意境。

岑参

岑参(约715-770年),唐代边塞诗人,南阳人,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,后徙居江陵。岑参早岁孤贫,从兄就读,遍览史籍。唐玄宗天宝三载(744年)进士,初为率府兵曹参军。后两次从军边塞,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;天宝末年,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,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时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乐山),世称“岑嘉州”。大历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