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宝若珠玑,置之怀袖时时看。

出自 宋代 柳永 《凤衔杯·有美瑶卿能染翰》

有美瑶卿能染翰。千里寄、小诗长简。想初襞苔笺,旋挥翠管红窗畔。渐玉箸、银钩满。
锦囊收,犀轴卷。常珍重、小斋吟玩。更宝若珠玑,置之怀袖时时看。似频见、千娇面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用大白话讲,就是“把宝贝看得比珍珠还珍贵,放在贴身口袋里经常拿出来瞧”。它传递了两个特别打动人心的生活智慧:

1. 珍惜心意比物品更珍贵
诗人把某样东西(可能是书信、信物或回忆)比作珍珠宝贝,但重点不在物品多值钱,而在于那份珍视的心情——就像我们会把老照片夹在钱包里,时不时翻看,因为里面藏着无法用钱衡量的情感价值。

2. 真正的珍藏是日常陪伴
"时时看"这个动作特别妙,说明珍贵的东西不是锁在保险箱里落灰,而是融入日常生活。就像现在有人会把孩子的涂鸦设成手机壁纸,重要的不是东西本身,而是让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,随时给自己温暖的力量。

这种表达之所以经典,是因为每个人都能代入自己的故事——可能是初恋的情书、逝去亲人的遗物,或是一张有特殊意义的车票。它用贴身口袋和珍珠的比喻,把抽象的情感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画面,让人瞬间心领神会。

柳永

柳永,(约987年—约1053年)北宋著名词人,婉约派代表人物。汉族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)人,原名三变,字景庄,后改名永,字耆卿,排行第七,又称柳七。宋仁宗朝进士,官至屯田员外郎,故世称柳屯田。他自称“奉旨填词柳三变”,以毕生精力作词,并以“白衣卿相”自诩。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,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,创作慢词独多。铺叙刻画,情景交融,语言通俗,音律谐婉,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,人称“凡有井水饮处,皆能歌柳词”,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,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,代表作 《雨霖铃》《八声甘州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