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子游燕赵,高堂有老亲。

出自 唐代 王维 《观别者》

青青杨柳陌,陌上别离人。
爱子游燕赵,高堂有老亲。
不行无可养,行去百忧新。
切切委兄弟,依依向四邻。
都门帐饮毕,从此谢亲宾。
挥涕逐前侣,含凄动征轮。
车徒望不见,时见起行尘。
吾亦辞家久,看之泪满巾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既温暖又心酸的画面:儿子远行去繁华的燕赵之地闯荡,而家中年迈的双亲正倚门期盼。短短十个字里藏着三层动人的情感:

1. 父母之爱的矛盾
"高堂有老亲"像一张泛黄的全家福——父母明明舍不得孩子远行,却依然支持他追求前程。这种"放手时的牵挂"正是中国家庭最典型的爱,嘴上说着"去吧",心里却数着归期。

2. 游子的双重心情
"爱子游燕赵"的"游"字很妙,既带着年轻人闯荡的兴奋,又暗含漂泊的不安。就像现在年轻人去北上广打拼,行李箱里总塞着妈妈偷偷塞的家乡特产。

3. 永恒的人生课题
诗句像一面穿越千年的镜子,照出每个时代年轻人共同的困境:追求理想就要暂时离开父母,这种甜蜜的负担从古至今都没变过。我们依然在重复着诗中"出门追梦"与"回家尽孝"的两难选择。

最打动人心的,是诗人用白描手法留下的空白——没写父母如何叮嘱,也没写游子是否回头,但每个读者都能脑补出自家的送别场景。这种"不说破的深情",正是中文最美的表达方式。

王维

王维(701年-761年,一说699年—761年),字摩诘,汉族,河东蒲州(今山西运城)人,祖籍山西祁县,唐朝诗人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开元九年(721年)中进士,任太乐丞。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,今存诗400余首,重要诗作有《相思》《山居秋暝》等。王维精通佛学,受禅宗影响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维摩诘经》,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。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,多才多艺,音乐也很精通。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