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。
译文人人都有同情、怜悯遭受苦难或不幸者的心情。
注释恻隐:同情,怜悯。
赏析孟子认为,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,具体说,从人人都有‘不忍人之心”的仁心推导仁政,由于这种“不忍人之心”是人本身所固有的,所以,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。
现代解析
“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”这句话的意思是:每个人天生都有同情弱者和不忍心看别人受苦的本能。就像我们看到小孩摔倒会下意识去扶,听到别人遭遇不幸会心里难受一样,这种本能不需要刻意学习,是刻在人性里的光。
它的魅力在于揭示了人性最温暖的底色——即使素不相识,我们也会为他人的痛苦而动容。比如看到灾区新闻忍不住捐款,遇到流浪动物想伸手帮助,这种瞬间的“心里一揪”就是恻隐之心的自然流露。古人用这句话提醒我们:善良不是高高在上的品德,而是人人都有的生命本能。
这句话的精髓在于打破了“善良是少数人专利”的误解。它告诉我们,那些对他人苦难麻木不仁的表现,往往是后天环境压抑了天性,而非人性本恶。就像被石头压住的小草,只要搬开重压,人本能的善意依然会生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