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旁僵卧满累囚,过去旃车似水流。

出自 金朝 元好问 《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》

道旁僵卧满累囚,过去旃车似水流。
红粉哭随回鹘马,为谁一步一回头?

随营木佛贱于柴,大乐编钟满市排。
虏掠几何君莫问,大船浑载汴京来。

白骨纵横似乱麻,几年桑梓变龙沙。
只知河朔生灵尽,破屋疏烟却数家!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令人心酸的画面:路边躺满了疲惫不堪的囚犯,而装饰华美的毡车(贵族车辆)却像流水般从他们身边匆匆驶过。

诗人用两个强烈对比的意象,揭示了社会的不公:
1. "僵卧满累囚"——囚犯们像枯木般瘫倒在路边,连挣扎的力气都没有,可见遭受了怎样的折磨
2. "旃车似水流"——权贵们的车队连绵不断,轻快地驶过,对苦难视若无睹

这种对比的艺术手法就像现代电影中的蒙太奇:镜头先给受难者特写,下一秒立刻切换到奢靡场景。不用直接批判,读者自然能感受到作者对现实的愤怒。

最震撼的是"似水流"这个比喻,既写车队数量之多,更暗含"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"的深意——权贵的车轮像无情流水,碾过百姓的苦难却不停留。这种含蓄却有力的批判,正是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。

元好问

元好(hào)问(1190年8月10日—1257年10月12日),字裕之,号遗山,世称遗山先生。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。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、历史学家。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、文坛盟主,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,被尊为“北方文雄”、“一代文宗”。他擅作诗、文、词、曲。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,其“丧乱诗”尤为有名;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,可与两宋名家媲美;其散曲虽传世不多,但当时影响很大,有倡导之功。有《元遗山先生全集》、《中州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