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阴五刑,鸟尽弓藏。

出自 魏晋 曹丕 《煌煌京洛行》

夭夭园桃,无子空长。
虚美难假,偏轮不行。
淮阴五刑,鸟尽弓藏。
保身全名,独有子房。
大愤不收,褒衣无带。
多言寡诚,抵令事败。
苏秦之说,六国以亡。
倾侧卖主,车裂固当。
贤矣陈轸,忠而有谋。
楚怀不从,祸卒不救。
祸夫吴起,智小谋大。
西河何健,伏尸何劣。
嗟彼郭生,古之雅人。
智矣燕昭,可谓得臣。
峨峨仲连,齐之高士。
北辞千金,东蹈沧海。

现代解析

“淮阴五刑,鸟尽弓藏”这句古语用两个历史典故,道尽了古代功臣的悲剧命运和帝王权术的冷酷。

前半句“淮阴五刑”讲的是韩信的故事。韩信是帮刘邦打天下的头号功臣,封为淮阴侯,但最终被刘邦的妻子吕后设计杀害,并给他加了五种残酷刑罚(五刑)。一个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,最后却死得极惨,说明帝王对功臣的猜忌有多深。

后半句“鸟尽弓藏”更直白:猎人打完鸟,就把弓收起来了;比喻帝王用完人才后就会抛弃甚至除掉他们。越王勾践的谋士范蠡说过这句话,他早早看出勾践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,于是主动辞职保命。

这两句连在一起,核心就两点:
1. 功臣难善终:能力太强、功劳太大的人,容易让掌权者感到威胁,最后往往被清算。
2. 权力无温情:在绝对利益面前,曾经的“战友”关系不堪一击,用你时推心置腹,不用时赶尽杀绝。

它的魅力在于用短短八个字,把封建时代最残酷的生存规则说透了。直到今天,职场、社会中依然能看到类似现象——比如“卸磨杀驴”的职场套路,本质上和这句古话是相通的。

曹丕

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(187年冬-226年6月29日),字子桓,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、文学家,曹魏的开国皇帝,公元220-226年在位。他在位期间,平定边患。击退鲜卑,和匈奴、氐、羌等外夷修好,恢复汉朝在西域的设置。除军政以外,曹丕自幼好文学,于诗、赋、文学皆有成就,尤擅长于五言诗,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,并称三曹,今存《魏文帝集》二卷。另外,曹丕著有《典论》,当中的《论文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。去世后庙号高祖(《资治通鉴》作世祖),谥为文皇帝,葬于首阳陵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