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自见,故明;不自是,故彰;不自伐,故有功;不自矜,故长。
出自 《老子·道经·第二十二章》
译文不自我表现,反而能显明;不自以为是,反而能是非彰明;不自己夸耀,反而能得有功劳;不自我矜持骄傲,反而能长久。
注释见:通“现”,自我表现。彰:彰明。
赏析此句体现出老子朴素的辩证思维,老子认为,名利、地位这些东西,应该抱无为的态度,太过自满常常是取祸之道,一个人正是因为不争,天下才会没有人能与之抗衡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话的核心是讲“低调”的智慧,用现代话可以这样理解:
1. “不自我显摆,反而更清醒”
就像总盯着自己优点看的人容易忽略缺点,不整天刷存在感的人反而能看清全局。比如团队合作时,不急着抢风头的人往往更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。
2. “不固执己见,反而更突出”
越是强调“我一定对”的人,别人越容易反感。就像手机开会时关掉麦克风的人,反而能让自己的发言被认真听见。虚心的人更容易获得认可。
3. 不自我夸耀,功劳反而扎实
就像真正赚钱的人不会整天晒账户,踏实做事不邀功的人,大家心里都记着他的贡献。朋友圈里拼命晒加班的人,可能不如默默解决问题的人让人佩服。
4. 不摆架子,才能持续成长
总端着的领导容易脱离群众,而保持“学徒心态”的专家反而能不断进步。好比篮球明星如果总觉得自己最厉害,很快就会落后于时代。
本质是反直觉的生存智慧:
这个时代人人都想当网红、争C位,但这句话提醒我们:真正的存在感不是抢来的。就像好的导演会让观众忘记镜头存在,高手往往用“隐身”的方式发光。这种“以退为进”的哲学,对职场、人际关系甚至自媒体时代的人格塑造都有启发——有时候,后退一步才是真正的向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