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庭多杂树,偏为梅咨嗟。

出自 南北朝 鲍照 《梅花落·中庭杂树多》

中庭杂树多,偏为梅咨嗟。
问君何独然?念其霜中能作花,露中能作实。
摇荡春风媚春日,念尔零落逐寒风,徒有霜华无霜质。(寒风 一作:风飚)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庭院里种满各种树木,但诗人唯独为梅花叹息感慨的场景。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它的魅力:

1. 画面感强烈
就像我们走进一个种满树的花园,眼睛扫过梧桐、桃李等各种树木,最后目光却停留在梅花上,忍不住为它驻足叹息。这种"万绿丛中一点红"的视觉对比非常生动。

2. 暗含人生选择
"杂树"代表生活中各种普通选择,而"梅"象征高洁品格。诗人用这个选择过程,悄悄告诉我们:在纷繁世界里,要懂得欣赏那些看似普通却品格高尚的事物。

3. 留白的艺术
诗人没说为什么独爱梅花,就像给读者留了道填空题。可能是爱它的傲雪绽放,或是欣赏它的幽香暗送,这种不说破的写法反而让每个人都能代入自己的理解。

这种通过具体小场景传递深刻人生感悟的手法,就像现在人拍照发朋友圈:表面拍的是庭院梅花,实际想表达的是自己的人生态度。短短两句,既有画面又含哲理,正是古典诗词"以小见大"的智慧。

鲍照

鲍照(约415年~466年)南朝宋文学家,与颜延之、谢灵运合称“元嘉三大家”。字明远,汉族,祖籍东海(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,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,久居建康(今南京)。家世贫贱,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,任前军参军。刘子顼作乱,照为乱兵所杀。他长于乐府诗,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。有《鲍参军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