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魅山鬼,野鼠城狐,风嗥雨啸,昏见晨趋。

出自 南北朝 鲍照 《芜城赋》

  沵迆平原,南驰苍梧涨海,北走紫塞雁门。柂以漕渠,轴以昆岗。重关复江之隩,四会五达之庄。当昔全盛之时,车挂轊,人驾肩。廛闬扑地,歌吹沸天。孳货盐田,铲利铜山,才力雄富,士马精妍。故能侈秦法,佚周令,划崇墉,刳濬洫,图修世以休命。是以板筑雉堞之殷,井干烽橹之勤,格高五岳,袤广三坟,崪若断岸,矗似长云。制磁石以御冲,糊赪壤以飞文。观基扃之固护,将万祀而一君。出入三代,五百余载,竟瓜剖而豆分。泽葵依井,荒葛罥涂。坛罗虺蜮,阶斗麕鼯。木魅山鬼,野鼠城狐,风嗥雨啸,昏见晨趋。饥鹰厉吻,寒鸱吓雏。伏暴藏虎,乳血飡肤。崩榛塞路,峥嵘古馗。白杨早落,寒草前衰。稜稜霜气,蔌蔌风威。孤篷自振,惊沙坐飞。灌莽杳而无际,丛薄纷其相依。通池既已夷,峻隅又以颓。直视千里外,唯见起黄埃。凝思寂听,心伤已摧。若夫藻扃黼帐,歌堂舞阁之基;璇渊碧树,弋林钓渚之馆;吴蔡齐秦之声,鱼龙爵马之玩;皆薰歇烬灭,光沉响绝。东都妙姬,南国佳人,蕙心纨质,玉貌绛唇,莫不埋魂幽石,委骨穷尘。岂忆同辇之愉乐,离宫之苦辛哉?天道如何,吞恨者多。抽琴命操,为芜城之歌。歌曰:“边风急兮城上寒,井径灭兮丘陇残。千龄兮万代,共尽兮何言。”

现代解析

这句话描绘了一幅荒山野岭中充满神秘与野性的画面,用四种动物和自然现象的组合,传递出阴森躁动的氛围。

"木魅山鬼"指山林中似有若无的精怪,像树影里晃动的诡异人影,又像岩石后突然消失的踪迹,给人"好像有什么东西在盯着你"的不安感。

"野鼠城狐"用对比制造趣味:本该胆小的老鼠在荒野放肆窜动,本该住在城里的狐狸却占据废墟,暗示这里早已被野兽接管,人类秩序已然崩塌。

"风嗥雨啸"把风雨拟人化——狂风像野兽嚎叫,暴雨像鬼魂尖啸,整个自然都在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合奏。

"昏见晨趋"最妙:这些神秘存在总在昼夜交替时活动,黄昏时突然现身,破晓时匆匆隐去,就像遵守着某种人类无法理解的黑暗法则。

整句话像一组电影镜头:先给山林精怪特写,拉远展现动物占领的废墟,突然风雨大作,最后夜行动物在晨光中四散奔逃。不用直接说"可怕",却让读者后背发凉,这就是古人写恐怖场景的高明之处。

鲍照

鲍照(约415年~466年)南朝宋文学家,与颜延之、谢灵运合称“元嘉三大家”。字明远,汉族,祖籍东海(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,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,久居建康(今南京)。家世贫贱,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,任前军参军。刘子顼作乱,照为乱兵所杀。他长于乐府诗,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。有《鲍参军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