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况怨怀长结,重见无期。

出自 宋代 周邦彦 《风流子·枫林凋晚叶》

枫林凋晚叶,关河迥,楚客惨将归。望一川暝霭,雁声哀怨;半规凉月,人影参差。酒醒后,泪花销凤蜡,风幕卷金泥。砧杵韵高,唤回残梦;绮罗香减,牵起馀悲。
亭皋分襟地,难拚处,偏是掩面牵衣。何况怨怀长结,重见无期。想寄恨书中,银钩空满;断肠声里,玉筯还垂。多少暗愁密意,唯有天知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“何况怨怀长结,重见无期”直白来说,就是:
“心里早就积压着许多怨念,更何况连再见面的机会都没有了。”

它的魅力在于用最简短的文字,戳中了人与人关系中最常见的两种痛苦:
1. 情绪的死结——“怨怀长结”:
不是一时的生气,而是日积月累的委屈、失望,像打了死扣的绳子,越想解越缠得紧。
2. 现实的绝望——“重见无期”:
明明还有话没说完,却连见面的可能性都被斩断,像被丢进深井连回声都听不到。

为什么动人?
- 对比感:用“何况”把情绪(怨)和现实(不见)串联起来,像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忍耐。
- 留白:不说具体怨什么、为什么不见,反而让读者联想到自己的经历,比如友情破裂、爱情终结,甚至亲人离世。

现代人也能共鸣的场景举例
- 和好友因误会冷战,某天发现对方已删了你微信;
- 分手时赌气说“别再找我”,后来才发现对方真的消失了。

这句诗的厉害之处,就是把这种“憋屈又无力”的感觉,浓缩成了10个字,像一根针,轻轻一戳就能让人心里发酸。

周邦彦

周邦彦(1056年-1121年),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,字美成,号清真居士,汉族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历官太学正、庐州教授、知溧水县等。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,提举大晟府。精通音律,曾创作不少新词调。作品多写闺情、羁旅,也有咏物之作。格律谨严。语言典丽精雅。长调尤善铺叙。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。旧时词论称他为“词家之冠”。有《清真集》传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