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曰:君若以德绥诸侯,谁敢不服?
出自 先秦 左丘明 《齐桓公伐楚盟屈完》
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,荡公。公惧变色;禁之,不可。公怒,归之,未之绝也。蔡人嫁之。
四年春,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,蔡溃,遂伐楚。楚子使与师言曰:“君处北海,寡人处南海,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。不虞君之涉吾地也,何故?”管仲对曰:“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:‘五侯九伯,女实征之,以夹辅周室。’赐我先君履:东至于海,西至于河,南至于穆陵,北至于无棣。尔贡包茅不入,王祭不共,无以缩酒,寡人是徵;昭王南征而不复,寡人是问。”对曰:“贡之不入,寡君之罪也,敢不共给?昭王之不复,君其问诸水滨。”(徵 同:征)
师进,次于陉。
夏,楚子使屈完如师。师退,次于召陵。齐侯陈诸侯之师,与屈完乘而观之。齐侯曰:“岂不穀是为? 先君之好是继,与不穀同好,如何?”对曰:“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,辱收寡君,寡君之愿也。”齐侯曰:“以此众战,谁能御之!以此攻城,何城不克!”对曰:“君若以德绥诸侯,谁敢不服? 君若以力,楚国方城以为城,汉水以为池,虽众,无所用之!”
屈完及诸侯盟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话用今天的大白话来理解,意思是:"您如果用仁德的态度来安抚各国,谁会不真心归顺呢?"
它的核心道理很简单:真正的领导力不是靠武力压迫,而是靠品德感召。
1. "以德服人"的智慧
就像生活中我们更愿意跟随善良正直的领导者一样,这句话强调用道德、诚信、善意去对待他人(或国家),自然能赢得人心。强迫别人服从可能表面有效,但只有发自内心的认同才会长久。
2. 对比的巧妙
潜台词是:如果不用"德",而是用暴力、威胁、欺骗等手段,即使别人暂时低头,也会埋下反抗的种子。历史上许多暴政的垮台都印证了这一点。
3. 现代启示
无论是管理团队、国际关系还是日常交往,这句话都提醒我们:高压控制不如真诚相待。比如企业老板若只靠罚款管员工,不如公平待人、尊重员工更能激发忠诚;国家之间恃强凌弱,不如合作共赢更能获得尊重。
总结:这句话虽然古老,但揭示了跨越时空的处世真理——用善意换真心,用品德赢信任,才是最高明的"统治艺术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