门生请问:先生家风如何?
出自 宋代 黄庭坚 《诉衷情·一波才动万波随》
戎州登临胜景,未尝不歌渔父家风,以谢江山。门生请问:先生家风如何?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。
一波才动万波随,蓑笠一钩丝。金鳞正在深处,千尺也须垂。
吞又吐,信还疑,上钩迟。水寒江静,满目青山,载月明归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话表面看是学生在请教老师的家风,实则暗藏深意。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精妙之处:
1. 问家风,实则是问为人
学生不问学问技巧,而问"家风",看似跑题,实际是在探求老师做人做事的根本准则。就像现在我们去新公司,会先观察老板的处事风格一样。
2. 含蓄中的尊重
古人说话讲究委婉,学生没有直接问"您是怎么教育孩子的",而是用"家风"这个更典雅的词,既保持礼节,又触及核心。就像现在夸人不会直接说"你真有钱",而说"您家装修真有品味"。
3. 教育的真谛
这个问题本身就在示范好家风——学生懂得在求学之前先学做人,体现了好家风传承的关键:身教重于言传。就像优秀的父母不会整天对孩子说教,而是用行动影响孩子。
这句话的魅力在于用简单的日常问答,道破了教育的本质:真正的传承不在于书本知识,而在于为人处世的品格熏陶。直到今天,我们评价一位老师或长辈时,最先想起的往往不是他教的具体知识,而是他待人接物的方式,这正是"家风"的力量。
黄庭坚
黄庭坚(1045.8.9-1105.5.24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与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庭坚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,合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。生前与苏轼齐名,世称“苏黄”。著有《山谷词》,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