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画面:门外,寒冷的空气中传来马的嘶鸣声。短短七个字,却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和情感。
1. 画面感强:
“门外”点明地点,让人联想到一个清晨,诗人站在门口,或者从屋内望向门外。“晓寒”说明时间是清晨,天气寒冷,给人一种清冷、寂静的感觉。“嘶马”则打破了这份寂静,马的嘶鸣声在寒冷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清晰,甚至带着一丝凄厉。
2. 情感含蓄:
马的嘶鸣声可以引发多种联想。也许是马儿感受到了清晨的寒意,也许是即将远行,又或者是孤独的嘶鸣。诗人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,而是通过描绘这个场景,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孤独、离别、或是羁旅之愁。
3. 语言精炼:
诗句没有多余的修饰,每个词都恰到好处。“晓寒”既点明了时间,又渲染了氛围;“嘶马”则用声音打破了画面的寂静,动静结合,更显生动。
4. 引发想象:
这句诗像一幅留白的画,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。门外是什么地方?马是谁的?为何嘶鸣?诗人是即将远行,还是送别友人?这些都可以根据读者的个人经历和情感去填充。
总结:
这句诗的魅力在于它用简洁的语言,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画面,并含蓄地表达了情感。它像一扇窗,让我们窥见古人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,也让我们联想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。
吴文英
吴文英(约1200~1260),字君特,号梦窗,晚年又号觉翁,四明(今浙江宁波)人。原出翁姓,后出嗣吴氏。与贾似道友善。有《梦窗词集》一部,存词三百四十余首,分四卷本与一卷本。其词作数量丰沃,风格雅致,多酬答、伤时与忆悼之作,号“词中李商隐”。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