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秋日海天画卷,用大白话可以这样理解:
"照日秋云迥"说的是秋高气爽时,太阳明亮得刺眼,高空的云朵显得特别干净透亮,仿佛离我们很远很远。就像用高清相机拍下的蓝天白云,云层边缘都清晰得发亮。
"浮天渤澥宽"则像用无人机航拍大海——湛蓝的海面一直延伸到天边,和天空连成一片,分不清哪里是海哪里是天。渤海看起来无边无际,仿佛整个天空都漂浮在海面上。
这两句诗妙在三点:
1. 用"照"和"浮"两个动词让画面活起来,太阳是主动在照耀,海浪是动态地托着天空
2. "迥"和"宽"形成双重放大效果,既觉得云特别高,又觉得海特别广
3. 虽然没直接写人,但能感受到诗人站在海边被震撼的心情,就像我们第一次看到大海时那种"哇"的惊叹
就像现在人拍照喜欢用广角镜头拍大场景,这两句诗用文字完成了类似的视觉冲击,把秋天最清爽、海洋最壮观的瞬间永久定格了。
孟浩然
孟浩然(689-740),男,汉族,唐代诗人。本名不详(一说名浩),字浩然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,世称“孟襄阳”。浩然,少好节义,喜济人患难,工于诗。年四十游京师,唐玄宗诏咏其诗,至“不才明主弃”之语,玄宗谓:“卿自不求仕,朕未尝弃卿,奈何诬我?”因放还未仕,后隐居鹿门山,著诗二百余首。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“王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