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秦六印归何日,潘岳双毛去值秋。

出自 唐代 杜牧 《赠别》

眼前迎送不曾休,相续轮蹄似水流。
门外若无南北路,人间应免别离愁。
苏秦六印归何日,潘岳双毛去值秋。
莫怪分襟衔泪语,十年耕钓忆沧洲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通过两个历史人物的典故,传递出人生际遇的无常和时光流逝的感慨。

前半句"苏秦六印归何日"讲的是战国纵横家苏秦的故事。他早年落魄,后来成功游说六国联合抗秦,同时佩戴六国相印(相当于今天同时担任多国总理),可谓风光无限。但诗人用"归何日"三字暗示:这样显赫的地位能维持多久呢?暗指荣华富贵终有消散之时。

后半句"潘岳双毛去值秋"说的是西晋美男子潘岳。他年轻时头发乌黑浓密,但人到中年就开始出现白发("双毛"指黑白夹杂的头发)。"去值秋"用秋天比喻人生中年,白发就像秋霜一样悄然降临,暗示青春不可挽回。

两句合起来看,前一句讲事业巅峰的短暂,后一句讲青春容颜的易逝。诗人用这两个典故告诉我们:无论是功名利禄还是青春年华,都像流水一样抓不住。这种对人生无常的感叹,不需要华丽辞藻,只用两个具体的历史人物故事就生动传达出来,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无奈。

杜牧

杜牧(公元803-约852年),字牧之,号樊川居士,汉族,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,唐代诗人。杜牧人称“小杜”,以别于杜甫。与李商隐并称“小李杜”。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,故后世称“杜樊川”,著有《樊川文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