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口潜行始隈隩,山开旷望旋平陆。

出自 唐代 王维 《桃源行》

渔舟逐水爱山春,两岸桃花夹古津。
坐看红树不知远,行尽青溪不见人。(不见 一作:忽值)
山口潜行始隈隩,山开旷望旋平陆。
遥看一处攒云树,近入千家散花竹。
樵客初传汉姓名,居人未改秦衣服。
居人共住武陵源,还从物外起田园。
月明松下房栊静,日出云中鸡犬喧。
惊闻俗客争来集,竞引还家问都邑。
平明闾巷扫花开,薄暮渔樵乘水入。
初因避地去人间,及至成仙遂不还。
峡里谁知有人事,世中遥望空云山。
不疑灵境难闻见,尘心未尽思乡县。
出洞无论隔山水,辞家终拟长游衍。
自谓经过旧不迷,安知峰壑今来变。
当时只记入山深,青溪几度到云林。
春来遍是桃花水,不辨仙源何处寻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行旅图,可以这样理解:

前半句"山口潜行始隈隩"就像用镜头拍下探险者进入山道的场景——"潜行"二字让人联想到小心翼翼穿过狭窄山缝的样子,"隈隩"(指山间曲折处)就像电影里的隧道镜头,暗示着穿越幽暗曲折的山路。一个"始"字巧妙交代了这是冒险的开端。

后半句"山开旷望旋平陆"则像突然推开的广角镜头——穿过山缝后视野豁然开朗,群山像幕布一样向两侧退开,眼前突然展开平坦的原野。"旋"字用得极妙,把山势退散、平原突现的那种视觉冲击感,表现得像旋转门突然打开般利落。

诗人用短短十四个字完成了一个"柳暗花明"的视觉魔术:前七字是压抑的窄镜头,后七字是舒展的全景画面,形成强烈反差。这种写法就像现在电影里常用的"隧道尽头见光明"的转场手法,让读者跟着文字体验了一把"山重水复疑无路,豁然开朗见平川"的惊喜感。

王维

王维(701年-761年,一说699年—761年),字摩诘,汉族,河东蒲州(今山西运城)人,祖籍山西祁县,唐朝诗人,有“诗佛”之称。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开元九年(721年)中进士,任太乐丞。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,今存诗400余首,重要诗作有《相思》《山居秋暝》等。王维精通佛学,受禅宗影响很大。佛教有一部《维摩诘经》,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。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,多才多艺,音乐也很精通。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