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安故人别後,料征鸿声里,画阑凭偏。

出自 《齐天乐·夜来疏雨鸣金井》

夜来疏雨鸣金井,一叶舞空红浅。莲渚收香,兰皋浮爽,凉思顿欺班扇。秋光苒苒。任老却芦花,西风不管。清兴难磨,几回有句到诗卷。
长安故人别后,料征鸿声里,画阑凭偏。横竹吹商,疏砧点月,好梦又随云远。间愁似线。甚击损柔肠,不堪裁翦。听著鸣蛩,一声声是怨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长安与老友分别后,独自思念的情景。我们可以拆解为三个画面来理解:

1. "长安故人别後"——点明故事背景:在繁华的长安城里,老朋友已经离去。就像我们现在送走好友后,突然觉得城市空荡荡的感觉。

2. "料征鸿声里"——诗人想象着("料"就是猜想)在迁徙大雁的鸣叫声中。大雁常象征离别,这里用雁鸣声强化了孤独感,就像我们听到某些特定声音就会想起某人。

3. "画阑凭偏"——最动人的动作描写:把雕花的栏杆都靠遍了。"偏"字说明来回徘徊,每个角落都停留过,生动展现坐立不安的思念状态,就像现在人不断刷新手机等消息的焦灼。

整体魅力在于:通过"听雁鸣"和"靠栏杆"两个日常动作,把无形的思念变成了看得见的画面。不直接说"我想你",而是用身体语言和环境细节来表达,这种含蓄的抒情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精华所在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