锦里烟尘外,江村八九家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远的乡村画面,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出悠然自得的生活气息。
"锦里烟尘外"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画面感:繁华都市的喧嚣("锦里"代指热闹街市)像被一层烟尘笼罩,而诗人所在的位置却在这片纷扰之外,传递出超脱世俗的闲适心境。就像现代人突然从车水马龙的城市拐进一条幽静小巷,瞬间获得精神放松。
"江村八九家"用具体数字勾勒出小而美的生活图景:江边零星散布着几户人家,既有"八九家"带来的烟火气,又保留了足够的空旷感。这种留白写法让读者能自行想象——或许是炊烟袅袅的瓦房,或许是戴着斗笠的渔人,用最精简的文字激活了读者的生活记忆。
整体来看,诗人像用文字作画:前句是虚化的背景渲染,后句是工笔的点景描绘。通过"外"与"村"的空间转换,把"远离喧嚣,回归质朴"的生活理想,转化成了人人都能心领神会的视觉画面。这种将抽象心境具象化的表达方式,正是古典诗歌"诗中有画"的独特魅力。
杜甫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