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渊既已失,罗网与谁论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失去依靠、孤立无援的困境场景,用两个生动的比喻传递出深刻的无奈感。
"云渊"可以想象成高空的云层和深不可测的水渊,象征着自由广阔的生活空间或精神寄托;"罗网"则像捕鸟的绳网,代表现实中的束缚或困境。前一句说"既已失",如同突然被夺走了赖以生存的环境;后一句"与谁论"更是点出连倾诉对象都没有的孤独。
诗人用极简的文字构建出双重打击:先失去立足之地,再陷入无人理解的绝境。这种层层递进的描写手法,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被困者从迷茫到绝望的心理变化。就像现代人突然失业后,发现连朋友都避而不见的处境,既有物质层面的丧失,更有精神层面的孤立。
这种表达的精妙在于:不直接说"我很惨",而是用自然意象引发共鸣,让不同时代的人都能代入自己的遭遇。文字看似平静,却藏着巨大的情感冲击力。
陈子昂
陈子昂(公元661~公元702),字伯玉,梓州射洪(今四川省射洪市)人,唐代文学家、诗人,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。因曾任右拾遗,后世称陈拾遗。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,其诗风骨峥嵘,寓意深远,苍劲有力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《感遇》38首,《蓟丘览古》7首和《登幽州台歌》、《登泽州城北楼宴》等。陈子昂与司马承祯、卢藏用、宋之问、王适、毕构、李白、孟浩然、王维、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