箕山有高节,湘水有清源。

出自 唐代 陈子昂 《感遇三十八首·其三十一》

朅来豪游子,势利祸之门。
如何兰膏叹,感激自生冤。
众趋明所避,时弃道犹存。
云渊既已失,罗网与谁论。
箕山有高节,湘水有清源。
唯应白鸥鸟,可为洗心言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用两个自然景物作比喻,传递了做人要有高尚品格和纯净本心的道理。

"箕山有高节"说的是箕山(古代名山)高耸挺拔的姿态,暗喻人应当像山一样保持正直不屈的气节。就像我们看到高山会自然产生敬畏之心,一个人若能坚守原则、不随波逐流,也会赢得他人敬重。

"湘水有清源"讲的是湘江源头清澈见底的特点,比喻人要保持心灵的本真纯净。就像干净的泉水才能流淌出清澈的溪流,人只有守住最初的善良本性,才能活出通透的人生。

两个比喻一静一动:高山代表坚定的品格,是静态的坚守;清水代表纯洁的本性,是动态的延续。合在一起就像在说:做人既要有山一样的骨气,又要有水一样的澄澈,这才是完整的处世智慧。这种用自然景物说理的方式,既形象生动,又给人留下思考空间。

陈子昂

陈子昂(公元661~公元702),字伯玉,梓州射洪(今四川省射洪市)人,唐代文学家、诗人,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。因曾任右拾遗,后世称陈拾遗。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,其诗风骨峥嵘,寓意深远,苍劲有力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《感遇》38首,《蓟丘览古》7首和《登幽州台歌》、《登泽州城北楼宴》等。陈子昂与司马承祯、卢藏用、宋之问、王适、毕构、李白、孟浩然、王维、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。

0